Monday 2 February 2009

Wetlands in Macau 澳門濕地 (澳门湿地)

來源 : 環境保護局

何謂濕地?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中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同被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濕地的定義按字面解釋為具有濕潤的土地,即有水、有生物的一片土地。 濕地是主要受水控制的生態系統,一般為多種水陸交接地帶的自然環境,例如海邊的紅樹林、河溪、水塘、湖泊、人造濕地及排水道等。

世界各地對濕地的定義亦有所不同,其中最著名的是拉姆薩爾公約 (Ramsar Convention),全名為「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特別是為水禽棲息的濕地公約」,公約確立了個別國家和全球保護和善用濕地的綱領。根據拉姆薩爾公約,濕地的定義是指凡是包含草澤、林澤、泥澤或水域等地,不管是天然的或是人為的、永久的或是暫時性的、靜止的或是流動的、淡水的或是鹹水的,是由沼澤地、泥沼地、或是泥炭地或水域所構成的地區,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深的海域都是濕地。從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被定為「世界濕地日」。

生態價值
濕地提供了滯洪、淨化水質、補注地下水量、防止海岸侵蝕、避免強風及鹽害、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維持微氣候與生態系統穩定等功能。濕地就像是一塊天然的海綿,下雨時透過植物的根部及泥土吸納過多的水分,水量少時則慢慢釋放其中蘊含的水分,補充地下水,提供水源;水中各種化學有機廢物和積存的懸浮物變為濕地植物養份,保持水質潔淨。生長在沿海濕地的喬木、灌木植物的根部緊抓着泥土,可以避免潮汐直接侵蝕海岸,具有防風功用,保護海岸線。

濕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產力的自然環境之一,濕地的物種極之豐富,生物多樣性高,孕育着無數動植物種,對水禽更尤其重要,為牠們提供食物和繁殖育幼地。

功能價值
濕地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元素產生互動作用,支持生態系統發揮基本的功能,亦與人類的生活、生產、經濟和社會發展關係極為密切。

經濟功能:濕地豐富的環境資源,可生產漁貨及農產品,例如人們在珠江三角洲沿海濕地建塘養殖水產和水田耕種。

景觀功能:濕地常處於特殊地理位置,如河口、海口及擁有豐富的動植物棲息景觀。例如:南灣湖對開的人工島,每當黃昏的時候,群鳥歸巢,湖面的寧靜與雀鳥飛舞的動態,構成一幅美麗的大自然畫軸。

科學研究及環境教育功能:許多濕地常被用來作為環境監測、科學實驗及對照研究的區域。同時,濕地豐富的自然景觀及完整的生態系統,可提供人類作為環境及自然保護教育使用的場所。

休閒遊憩功能:濕地是相當重要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因為物種豐富,經常吸引許多喜愛大自然的人們前往觀賞野生動植物,因此有休閒遊憩的價值。例如:蓮花大橋底的紅樹林吸引大批的冬候鳥棲息和覓食,其中還包括著名的珍稀候鳥黑臉琵鷺。

濕地在澳門
澳門是位於珠江下游的濱海城市,擁有大面積的泥灘,先天條件的優越造就了本澳濕地的組成多種多樣,既有濱海濕地(海水濕地),亦有鹹淡水濕地,淡水濕地。

澳門的淡水濕地:(1)外港水塘;(2)龍環葡韻濕地(俗稱氹仔鷺鳥林),前身是路氹連貫公路紅樹林灘塗濕地,由於填海所形成的一個人工湖,其旁的海岸半紅樹林形成鷺鳥棲息的區域;(3)大潭山水庫;(4)石排灣水塘;(5)九澳淡水濕地:為澳門唯一重建的淡水濕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6)黑沙水庫;(7)九澳水庫。

澳門的鹹淡水濕地:(1)南灣人工湖:由澳門沿岸內海填海所形成的一個人工湖,目前有多種鷺鳥棲息;(2)鴨涌河紅樹林區;(3)珠澳邊防區灘塗濕地;(4)路氹城生態保護區濕地。

澳門的海水濕地:(1)外港石堤灘塗濕地;(2)竹灣沙灘濕地;(3)黑沙沙灘濕地;(4)九澳沙灘濕地;(5)九澳角岩岸濕地;(6)龍爪角岩岸濕地。

澳門雖是彈丸之地,城市中沒有明顯的河流,然而離島的山林卻是蓄積水分的良好場所,雨水除被植物吸收外,亦會向下滲匯聚,以前,這些寶貴的淡水資源最終白白流入大海。因此,民政總署近年積極利用生態的方法利用天然山水,在山林中選取適當的地點,透過建立水池,營造水生生態系統,牽引周邊的生物前來棲息和覓食,藉以保育澳門的原生物種,於是構成了九澳淡水濕地。

而由環境保護局負責管理的路氹城生態保護區濕地位於路氹蓮花大橋附近,佔地約55公頃,其中約40公頃的鳥類覓食區為生態保護區二區,位於路氹填海區的西海岸。而緊接這一區域約15公頃為雀鳥棲息區是生態保護區一區,主要為各種鳥類提供合適的覓食及棲息的環境。多年資料顯示,生態保護區濕地現有植物72種、魚類20多種、軟體動物11種、昆蟲25種及甲殼類13 種。區內豐富的生物及食物吸引了不同的留鳥及候鳥在此覓食及棲息,種類高達122種,當中包括珍稀的黑臉琵鷺,還有受保護的白琵鷺、白腹海鵰等。

0 Comments: